18、《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著名诗人余光中老人祖籍常州,现居 ,离开故乡既 又 。?
2、这首现代诗按照 顺序,用 、 、 、 来形象地比喻人生各个阶段的“ ”。(6分)
3、读完全诗,你肯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思念,对 的思念;一种期盼,对 的期盼;一种挚爱,对 的挚爱。
4、读完这首诗,你又想起了古人写的哪些诗句?(至少写两句) ;
5、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海峡两岸的同胞: 、 (6分)
19、我爱菊花
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花,有米兰,有玫瑰,还有太阳花……每年春夏间,它们争芳吐艳,惹人喜爱。然而,我最喜欢的是迎霜怒放的菊花。
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顶、树枝上都(落、飘、洒)满了寒霜。瑟瑟的秋风吹来了,黄叶纷飞,百花凋谢。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长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傲霜耐寒的性格。
菊花种类繁多,颜色艳丽,姿态万千。就说我家院子里的菊花吧,那白菊白得像雪,黄球菊白里透黄,墨菊紫里透红,真是五颜六色,好看极了。再说形状吧,龙须菊的花瓣向上卷起,好像小姑娘头上的卷发。白菊花瓣很大,向外伸展着,大有展翅欲飞之势。黄球菊开放时,朵朵花儿就像毛绒绒的鸡娃……这一束束菊花,在飒飒寒风中竞相开放,真是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我爱菊花。菊花啊!你坚强的品格(激励、鼓励、勉励)着我奋发向上!
1.在括号里划去不确切的词语。
2.第2自然段中描写菊花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
3.第3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描写菊花的形状时,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龙须菊向上卷起的花瓣,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黄球菊的朵朵花儿。
4.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5.按要求摘录词或词组。描写菊花的性格:________描写菊花的颜色: _________描写菊花的形态:_______________
6.我爱菊花,最主要的原因是(1)菊花颜色艳,姿态多。 ( )(2)菊花性格坚强。 ( )(3)菊花的品格使我奋发向上。 ( )
20、鸟笼和鸟
我的屋檐下,曾挂过一只鸟笼,里面关了一只美丽的鸟儿。两年多了它生活在笼子里,不再为食宿而奔波,似乎很安然。胆小,我觉得这是它的特点。每给它添食喂水,它总是躲在笼子的一角,惶恐地眨着黑亮的眼睛。我向它微笑问好时,它也往往如此。这使我更有些不快。
我理解它,是在一个秋天的黄昏。它在笼中,昂着头,望着几只小燕子隐到白云中去。我忽的有些不安了。记得有一首歌里说,鸟的家应是绿枝头,草莽间,青云下,可是,我的鸟儿呢?我落泪了,为它,也为我自己。
我决定割爱了。笼子打开后,我的心是悲哀而轻松的。许久,它出来的,怯生生地四下望着,跟着欢快地叫了一声,引开美丽的翅膀,可是它毕竟囚的久了,一任翅膀怎么努力,也只能飞起尺把高了。
唉,有翅膀而不得其展,久之麻木,()心还在青天白云,()那只是一个虚的梦想。生的价值,不过在笼中檐下,唱唱吟吟了。啊,这被摧残的渴望着天宇的灵魂!我感到自责。
1、填入最后一段中的括号里的词语是()
A、即使可是B、虽然可C、因为所以D、只要但是
2、它总是躲在笼子的一角,惶恐地瞅着黑亮的眼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是吗?
3、第二段中加点的似乎的作用是什么?(不超过十五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 )
A、为鸟被关在笼子里而悔恨和不安B、为自己关押鸟儿的行为的不安和自责C、对鸟儿不能得到自由表示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也为自己关押鸟儿的行动感到不安和悔恨D、对鸟儿渴望自由而不能感到深切理解和同情,也为自己关押鸟儿的行为感到不安和自责
5、线五段中我的心是悲哀而轻松的,为什么既悲哀又轻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亲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是为了表现巴迪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用文中原句回答: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母亲对我___________;父亲对我___________。
4.从下词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3个词语,依次填入括号里。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
5.用文中原句回答,能够体现中心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来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苗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第①自然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判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变得暴怒无常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
3.从第③自然段的对话中,把我说的话依次找出来,有几句找几句。(用波浪线划出)
4.文中加线的三个句子反复写母亲悄悄地出去进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文章结尾描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歌颂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这名话的含义是( )。
A、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的活下去。 B、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C、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 D、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互相鼓励。
8、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神往。
9、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 )。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 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10、文章三次用“悄悄的”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动,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谈谈对这些描写的理解。
23、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①总起——分述——总结; ②总述——分述;③分述——总述。
2.(1)短文开头的特点是__________。(2)短文结尾的特点是___________。(3)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 ),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
4.根据段意给短文分段。
第一段:写作者赞美紫罗兰。 第二段:写紫罗兰叶子和花的颜色,以及姿态。
第三段:写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第四段:写紫罗兰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5.用“~~~~”画出概括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6.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作用。①概括这段内容。②点明这段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