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魔幻作文网 >> 精品赏析 >> 初中精品赏析 >> 正文
 
 

新编小学九年级阅读训练3

作者:顾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87    更新时间:2014/6/6

㈠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是:这件(事);  如:去,到。

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归,召晏子问之曰

A.夫有贤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香益清(远:远播)     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习之(时:按时)   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增加)     晏子曰(对:回答)

D暮冥冥(薄:迫近)     神寒骨(凄:凄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晏子借              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          

 

参考译文:

 齐景公外出打猎。上山碰到虎,下泽遇见蛇。返回宫中,召见晏子,他问晏子说:今日我外出打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这大概是所说的不祥吧?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不祥,这些都不在其中。有贤德之人君却不了解他,是一不祥;了解了却不任用他,是二不祥;使任用了却不委以重任,是三不祥。所说的国家不祥,是指这样一些问题。您今天上山碰到老虎,山是老虎的家呀;下山沟遇见蛇,山沟是蛇的窝啊。到虎穴去就见到了虎,到蛇洞去就见到了蛇,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完全是意料中之事,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㈡治国犹栽树

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ěn,丰收。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征求不                          欲清净         

2.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参考译文:

唐太宗对左右亲近的大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是美女和珍奇玩物。隋炀帝仍旧不满足,不停地搜刮民脂民膏。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宄(guǐ):坏人。钞:掠夺。

1.下列句中的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境过清      B.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其道    D.令辱之,激怒其众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客谢之        谢:       监试者异之  异:     

窃为郡内忧之  窃:­­­­­­  ­­­­     以病去     去: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⑵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㈣古   

                                    (宋)沈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鉴:镜子。原:推究。差:略微。

1.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收人而             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观之                 者何人(《爱莲说》)

  C.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       渔人甚之(《桃花源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4.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⑴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

      (用一个词语概括)

   ⑵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

么?

 

 参考译文:

  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小些。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古人做工巧妙,后人造不出来了。

  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㈤鸣机夜课图记

[]蒋士铨

铨四龄,母授四子书数句。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儿怠,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组绣纺:即编织结线。(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授四子书数句(       )

儿幼不能执笔(       )

无误,乃(       )

与轧轧相(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抱铨坐膝上教   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旋复持儿     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C.儿怠,少加夏楚 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解衣胸温儿背   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翻译下列句子。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4.蒋母严于教子的

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

 

 

参考译文: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几句。为了我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我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不起劲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了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爸!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

 


文章录入:顾团    责任编辑:顾团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 2010 www.teacher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魔幻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