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比拼
灌南县实验小学四(6)班 蒋一凡
今天,顾老师和我们一起玩了一个游戏,名字叫寻找数学天才。我想要用什么道具呢?怎么玩这个游戏呢?还有谁会是数学天才呢?后来,顾老师说:“规则是这样的,大家围坐成一圈练习报数,比如7和7的倍数不能说,谁说了就淘汰谁。一共玩四局,最后再比出总冠军。”
比赛开始了,是从孙童开始的。1、2、3、4、5、6、8、9、10、11、12、13、14,孙童第一个被淘汰下场了。不过一会儿,第二个封采也被淘汰了。没过八分钟,第一局的冠军产生了,那就是姜涵之。
第二局6和6的倍数不能说的冠军也产生了,那就是封懿洋。我惨败下场。
第三局时间很长,顾老师见我们快要到一百了都还没有分出胜负来,老师就改换了题目,让大家不能说4和4的倍数。当时我还没下场。我很庆幸。
我对我自己说:“我好倒霉,可我的感觉不错。”
最后一局开始了,老师问:“有不服气的,可以挑战!”顾老师组织了六个人,继续比赛。
最后,我以瞎猫碰见了死耗子意外获得了胜利。我自己做梦不会想到自己就是那位数学天才。
点评:这篇文章不如你的上一篇文章,原因可能是拿了冠军,内心平静不下来吧?游戏拿冠军是应该祝贺,但我们目的是写好文章。
寻找数学天才
灌南县实验小学四(13)班 孙岩钧
今天,我们开始了一次很有意思的游戏,那就是“寻找数学天才。”
游戏规则是:听老师玩几和几的倍数不能说,一说出来就阵亡了,分为几个小型游戏,每次都会出现冠军,最后选几个选手和冠军PK,选出真正的冠军。
我们刚坐成一团,老师便说7和7的倍数不能说,说了就下岗。同学们十分期待,早就准备好。老师说:“开始。”我们便说:1、2、3、4、5、6、8……最终,姜涵之成了冠军。
第二次老师又说是6和6的倍数不能说。我们脑袋转的十分快,像一个飞速转动的电力水车。虽然快,但还逃不过虎口,不一会儿,我下场了。我开始诅咒杨畅,不一会儿,杨畅果真下了。最后,胜的是封懿洋,第三次姜涵之胜了。
最后一局,使人胆颤心惊,我和蒋一凡还有杨畅和几位冠军开始比赛。最后,冠军竟然是蒋一凡。
蒋一凡说:“我很高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得到冠军,这种游戏很有意思,我下次一定还要玩。”
我虽然不是冠军,但我认为很有趣。我喜欢玩“寻找数学天才”这个游戏!
点评:文章结构不错,就是没有把自己比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寻找数学天才
灌南县实验小学六(1)班 姜涵之
“哈哈哈……”怎么了?他们为什么笑呢?原来他们在举行一场激烈的报数比赛呢。
比赛规则很简单,老师说几和几的倍数,在比赛中不可以把它报出来,如果报出来,就死定了。
第一局不可以报7和7的倍数,比赛正式开始,才过一会儿,孙童就“触电身亡”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冠军产生了,那就是本人了。我感觉十分爽!
第二局开始,是6和6的倍数不能说,比赛进行的十分激烈。我也“光荣下岗”了。最后,封懿洋更胜一筹,坐上了冠军宝座。
第三局是5和5的倍数不可以报,可太简单了。老师又换成了4,最后,许多鹿死在了我的手中。
最后,老师在我和封懿洋之中比出一个“数学天才”,并挑出了三位不服输的同学,他们分别是杨畅、蒋一凡和孙岩钧。谁主沉浮就在这次比赛中揭晓。不可以报3和3的倍数,大家都以为比赛冠军会在我和封懿洋中,可谁能料到总决赛中冲出一匹“黑马”,他就是蒋一凡,获得了“数学天才”这个光荣称号。
虽然没能成“数学天才”,但是我仍然很开心。因为我离天才很近,就那么一小步!
点评:写得很好,词句的使用很有生趣,情境感也特别浓。让人仿佛置身于比赛之中。加油!
寻找数学天才
灌南县镇中小学五(1)班 封懿洋
今天呀,顾老师教我们玩寻找数学天才游戏。你们听肯定有一肚子的问题吧?答案暂时不告诉。看完下面的文章就知道了。
老样子!每个人心里一定忐忑不安了吧。我呀!有个毛病,只要一紧张就会出错了!
游戏规则如下:
从1开始报数,只要不说老师限报的数,和那个数的倍数就行了。
紧张又激烈的比赛开始了,不能说7和7的倍数,先从孙童开始说,刚开始还好,到后面就全都乱了套了。第一次比赛结束了,当然是营养汁——姜涵之了。
第二轮吗,我要细说了,开始不久我还能答得上来。后面我又糊涂不会了。我就跟后面瞎答,结果你们万万想不到的。冠军就是我。真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第三回合,开战。渐渐地一个一个都光荣下岗了。还是留下了营养汁——姜涵之先生了!第三回合原来是不能说5和5的倍数,可是说来说去没有一个人答不上的。
嘿!这也拦不倒这聪明的顾老师,他把5和5的倍数改换成4和4的倍数了。
最后,竟然是蒋一凡赢了。
许多人都不服气,因为姜涵之是六年级的学生。
点评:面对竞争,我们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别人取得了胜利,我们应该由衷地祝贺。自己失败,我们理性分析自身问题。做到了这一点,你的进步将更大。
寻找数学天才
灌南县实验小学四(10)班 杨畅
今天,老师叫我们玩一种游戏,叫“寻找数学天才”。游戏规则是:同学们坐在一起,围成一个圈。逆时针报数,不许报出某数和某数的倍数。只要报错,就出局。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数学天才”。
第一局是7和7的倍数,不到一会儿,就剩下三人了,分别是我、姜涵之、孙子雯。本来我应刻说71的,孙岩钧说70,结果我信了他的话,被淘汰了。冠军是姜涵之。
第二局是6和6的倍数,我太粗心大意说了个6,结果被淘汰了。冠军是封懿洋。
第三局是5和5的倍数,我马虎大意认为自己一定会赢,就没认真细想。结果又被淘汰了。老师说5和5的倍数太简单了,我们来比4和4的倍数。剩下的四位选手中,再选出一名冠军。结果冠军又是姜涵之。
后来,老师又叫我、蒋一凡、孙岩钧参加总决赛来挑战姜涵之和封懿洋。这回是3和3的倍数了。结果,在胜利面前冲出了一匹“黑马”。那就是蒋一凡。“数学天才”竟然是蒋一凡。
当然,胜败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参与。下次比赛,我一定会细心对待的。
点评:比赛过程写得还算具体,就是你的心理活动部分太少了。要把每个阶段你的自身想法也写具体点,你的文章就会更生动、更感人。我期待着你下一篇好文章!
寻找数学天才
灌南县实验小学三(6)班 孙童
今天,我们来到作文2班,只见同学们在玩报数的游戏。
规则是:只要7和7的倍数不报就可以继续进行。否则将“触电身亡”。
游戏开始了,老师让我先报1,然后一个一个同学往下报。第一个被淘汰的是我,接着是封采、孙岩钧等人被淘汰了。这轮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最后姜涵之获得冠军。
第二轮开始了,规则是:6和6的倍数不能报,谁报了谁就被淘汰了。
开始了,老师还是让我先报1,然后一个一个往下报。这一轮第一个被淘汰的是王思洁,接着封采、孙岩钧等人,先后也淘汰出局。突然老师采访我:“下一个谁会被淘汰?”我说:“下一个一定是蒋一凡这个大胖子。”可真没想到,我说对了,蒋一凡还说我是乌鸦嘴,可真是岂有此理。
第三轮开始了,规则是:4和4的倍数不能报。谁报谁就被触电身亡。
老师说:“开始。”
老师让孙岩钧先报,为什么呢,哦,原来是因为让我先报太多次了。第三轮非常精彩,而且学出现了一匹“黑马”——蒋一凡。
大家玩得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真开心呀!
点评:我发现你真的很聪明、很会说话。好多话说得真合适,也很精彩。写文章就是这样子的,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写。写出来的一定是好文章!
寻找数学天才
灌南县实验小学五年级 封采
经过昨天的比赛,我十分高兴和兴奋。但想一想其中的小失误,心里就不大爽。
正巧,今天,老师又让我们玩了寻找数学天才的游戏。我一听,来了劲。因为数学是我的强项。谁知这不是考数学的,主要是用来考脑子灵不灵活、转得快不快。当然还要考一下你的乘法口诀。游戏规则:老师说一个数,学生围一个圈,从一个学生说数,另一个接,但不能说老师说的那个数和它的倍数。
游戏开始了,老师说的数7,刚开始一会儿,我便感到压力。果然我第二个便被淘汰了。真是想的比做的难,一会儿,姜涵之被选为7的小天才。
第三次,老师的数是5,正合我意。因为这次只有几十或几十五不能说,其它都能说。一大群人淘汰后,剩下我与其它人。但我们分不出胜负了。老师换了个4。最后又是姜涵之取得冠军。
老师又叫姜涵之、孙子雯和不服气的四人来一场最后比赛,冠军令人意外,竟然是蒋一凡。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说比做难。你们明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事,但过程中可能会是你想不到的。越是最后越要紧张,不能放松。
点评:写得不错,比赛的过程、激烈的场面要是能再具体点,文章就更出彩了。
寻找数学天才
灌南县实验小学三年级 王思洁
今天,作文老师让我们玩报数游戏。
游戏前,我心里很紧张。游戏中的第一局是孙童先下场了。第二个是杨畅。第三个是孙岩钧。第四个是我。第五个下场的是峰仔。第六个下场是蒋一凡。第七个下场的孙子雯。就剩下两个人的时候,一下子,第一场冠军就产生了。就是姜涵之。虽然我很紧张,最后姜涵之获得了冠军。
第二轮开始了,规则是:6和6的倍数不能报,谁报了谁就被淘汰。
游戏开始了,第二局我第一个就下场了,接着是姜涵之、峰仔、孙岩钧等人也逐个光荣下岗了。经过游戏,冠军是封懿洋。
第三轮开始了,规则是:3和3的倍数不能报,谁报就淘汰谁。
游戏开始了,第一个下场的是孙岩钧,第二个下场的同学是被孙岩钧这个乌鸦嘴说下场的,就是我,接着一个个下场了,最后的总冠军是蒋一凡。
大家玩得兴高采烈,欢天喜地。
点评:你的进步,老师明显看出来了。如果要能够把你的想法也写进来的话,进步就更大了。下篇看你的!
寻找数学天才
灌南县镇中小学五(1)班 孙子雯
听说呀,那作文班要办一个活动,这活动参加了可不得了呀,因为这是要找数学天才。走——我们去看看。
这天,教室里杀气腾腾,但是虽然是个场面,我的心也还是有点忐忑不安的。比赛终于开始了。游戏规则是:大家从1开始报数,不能报老师规定的那个数及那个数的倍数。否则,就被淘汰出局。
游戏开始,不能说7和7的倍数。1、2、3、……终于,第一轮产生了冠军,是姜涵之。不过,大家都有点不服气,因为姜涵之是六年级的,所以大家不服气。不过,谁知姜涵之有一个“律师”帮他辩护,大家只好不吵了。
接着,是第二轮,原来我是信心百倍的,不过到最后却是失败告终,老师问我什么心情。我说:“有点失望,可是冠军却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冠军居然是数学超不好的封懿洋。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因为她是瞎猜的!
终于,到了令人紧张万分的时刻了。不过不是冠军对冠军,而是不服的人上来挑战。大家原来认为一定是姜涵之赢,不过在这里冲出了一匹黑马,你一定没想到那是蒋一凡!事情是这样的:有孙岩钧、杨畅……两个冠军,通过过招,战场上只剩下两位了,那就是姜涵之和蒋一凡。不过,蒋一凡可有绝招,那是瞎猜!
他也猜对,最后理所当然取得了冠军!
虽然,我没取得冠军,但是我还是很开心!
点评:文章写得还算生动,提醒你一个小问题,“不过”一词不要在文章多次出现。多了,反而让人读得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