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西门小学门户网版权所有 2009 

 

浅谈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那丽娟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545  更新时间:2010/8/19 9:26:53  文章录入:顾团  责任编辑:顾团

浅谈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大连市实验小学     那丽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4310月奋笔疾书《创造宣言》,心理学家贝弗里齐说: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的思想往往重复一个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念已经组合成一个固定的思想锁链。如果像他所说的一样,那么写出的文章就会缺乏个性,写人千人一面,叙事不觉新鲜作文完全没有新意。要提倡作文的创新,就必须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999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习作教学中,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上做了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诱发想象力,放飞创新思维的翅膀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于孩子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他认为,创造和想象是孩子的本能,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与想象,是孩子的专利。因此,习作教学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

1           引导学生自编童话、寓言或科幻作文。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编写童话或寓言故事。事实证明,孩子们笔下的童话世界是五彩斑斓的,《鞋子、袜子和帽子》、《文具盒里的对话》等故事,让人感叹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放飞想象,飞向宇宙星际,飞向大地深处,飞向海底世界……然后指导他们写一些科学幻想类作文。

2           引导学生写愿望性作文。

这种作文以我想……”“我终于有了……”“我盼望……”等形式展开,表达心中的追求、愿望和理想。

3           写假想性作文。

作文教学中,为启迪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摒弃习惯性思路,我们可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假想。如《假如天上有两个太阳》、《假如时间可以倒》等。

4           情境性作文。

情境性作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听音乐(或音响)作文,给学生播放比较容易理解的乐曲或若干种音响(如风声、雨声、汽车声、动物叫声等),让学生联想并描写想象中的画面。拼图作文,提供若干种几何图形,让学生拼出画面再写作文。漫画作文,让学生根据漫画作文。

二、重视发散思维,塑造创新思维的灵魂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多向思维或辐射思维。它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而不是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也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可以说,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方式,具有灵活性、流畅性、独特性等特点。思维发散的目的在于寻找新设想、新方法,在于求有效。因此,在小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进而培养创新能力。

1、多向思维注重发散。

多角度作文,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作文题目、材料,根据一个题目写成多篇作文,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1)多角度立意。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例如:在指导学生根据市场商品越来越齐全,品种越来越翻新这一现象进行写作时,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学生有反映社会日新月异、变化快的;有反映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的;也有反映绿色食品短缺问题的;还有反映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社会问题的。

2)多方面选材。就是让学生围绕同一命题或中心,从不同的方面去选择不同的题材,力求选材新颖、与众不同。这种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例如:以变化为题,以反映我国改革开放20年的伟大成就为中心,让学生选择具体事例进行作文。学生可以从大的方面写:祖国的变化、家乡的变化、农村的变化、城市的变化等。也可以从较小的方面写:我家的变化、邻居的变化、奶奶家的变化等。还可以从某一方面写:路的变化、房子的变化等。这种训练可以取得提高作文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同步的效果。

(3)多样化体裁。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文。如以向日葵为题材的作文可以写成说明文,介绍向日葵的特点、生长过程、作用;可以写成记叙文,描写向日葵的根、茎、叶、花、果,赞美它的朴实美;可以写成观察日记,记录它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还可以写成借物喻人的散文,赞美像向日葵那样永远向往光明,永远充满蓬勃向上精神的人们。

4)多形式表达。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在写作顺序结构安排上,可采用顺序、倒叙、补叙、插叙,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先因后果等多种形式。在语言表达上,可运用不同的词汇、句式、修辞,生动自如地表情达意,写出自己的活语言

2、反向思维,别出心裁

先看一则小故事:一英国鞋厂推销员与一日本鞋厂推销员同时到太平洋一岛上推销产品,他们抵达后不久都向上司发回电报。英国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产品无前途,本人即回。日本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产品潜力极大,常驻此地。相同的情况得出不同结论,何也?认识问题思维方式不同也。英国人循规蹈矩,是正向思维,而日本人则一反常规,逆向思维,闪烁着开拓创新的思想火花,这就是逆向思考法。由于逆向思考法摒弃了人云亦云,打破了思维常规,反弹琵琶,因此它对事物常常能提出一些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如以某名言警句为题作文,多数同学是定势思维,都是论证某名言警句如何正确,奉之为至理。而有些同学则写出了《功到自然成吗?》、《成功也是成功之母》等新观点的文章,更有一同学受此启发,写出了一篇《名言未必皆至理》,这就是一反常态的思考。

三、利用聚合思维,练就创新思维的慧眼

所谓聚合思维,就是把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综合考虑,汲取多方面的合理之处,进而形成一种更合理、更完善和有新意的见解。

1           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求学生对同题目、同题材和社会上某一事物习惯的定论和看法,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用求异思维的方法、持怀疑的态度,从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异出来,来揭示出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从同中寻求到不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清代文论家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讲得好:诗文家最忌雷同,而大本领人偏多于雷同处见长……惟其篇篇对峙,段段双峰,却不异而异,同而不同,才是大本领,真超脱。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求异思维同中求异的独创性。历史上不少高明的大本领家,对同题目、同题材的诗文往往均能推陈出新,同中求奇。唐代李白写月亮的诗很多,宋代陆游写梅花的诗达百余首,但他们写的月亮梅花却同中不同,异中有异,首首出新。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这种同中求异的大本领。如一位老师,指导学生以《雪》为题写作文时,班上多数同学都立意赞雪的洁白无暇、大公无私一尘不染,进而联系到老一辈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可有一位同学却立意贬雪:鞭挞了雪的虚伪懦弱??以其外衣掩饰世间的污秽,见不得阳光;痛斥了雪的残酷无情??雪压青松,万物萧条;揭露了雪的张牙舞爪??借助风势,耀武扬威。最后写自己不怕风雪严寒、刻苦学习的坚强意志。这位同学立意贬雪,独出机杼,出新制胜,此正得力于求异思维。作文批改时,老师对其独到的见解很赏识,并号召全体同学向他学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和培养学生这种同中求异的创造思维能力。

2           平中见奇。

平中见奇即要求人们从司空见惯的一般事物中见到不平凡的特点来。平中见奇需要主体有独具的慧眼、明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因思维主体的素质、能力、经历和心境的不同,他们各自的认识感受也会不同。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夫之亦云:观物各以其情而自得。难怪面对很平常的樱花,不少人因自己的观察角度不同、心绪不同等,都写出了出奇不同的华章。在冰心的《樱花赞》里,作者感受到的是把绯红万顷、溢光流彩、漫山遍野的樱花看成是中日人民友谊的象征;在刘白羽的《樱花漫记》里,作者感受到的是将迎春风而怒放的樱花看成是日本人民革命精神和革命热情的反映;而在何为的《樱花之忆》里,作者感受到的是通过写新中国青岛中山公园里的樱花,来揭示今天的幸福生活完全是由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这一思想主题。因此,我们的同学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要有独具慧眼、明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像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那样,用一双鹰眼去深刻地观察社会,这样方能在别人不见中有所见,在平常中发现出奇特来。如上海一位学生在平常逗小鸡时,发现小公鸡与小母鸡不同,写了一篇《怎样辨别小公鸡和小母鸡》的科技小论文。文章发表后,获上海科技小论文一等奖。另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是一句很富有哲理性的诗句,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对这句诗加以分析、质疑,就会发现问题:如果我们在庐山之中不识庐山真面貌,那么只有在庐山之外的人才了解庐山。

3           小中见大。

小学生的作文大部分是命题作文,这是为训练有序的逻辑思维而安排的,那么如何写出新意呢?有的题目三年级写过,四年级写过,到五、六年级还写,老师就应在立意、选材上进行指导,尤其是立意。四年级时,我们班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急急忙忙冲进教室,忽然的一声,有一位学生不小心将一块黑板给踢倒了,许多同学都跨了过去,只有朱亮同学,他把黑板捡了起来。于是我急中生智,抓住这个素材,在黑板上出了个题目小黑板摔倒后让学生写作。写前我提醒学生这个题目可从几方面去写,允许同桌讨论一下。结果出现了许多答案:有的说写朱亮做好事,自觉捡起小黑板爱护公物。这是从正面用表扬的眼光去写。有的说许多同学不捡,说明爱护公共财物不够。这是用批评的眼光去写。也有的用童话的语气写下了黑板摔下后的叹息。从反面写了那些不爱护公共财物的同学。同题异作,思维开阔,不落他人俗套,学生的佳作也随之而诞生。

四、激发灵感思维,捕捉创新思维的火花

1           鼓励学生写探索性作文。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促使学生参与实践,使之带着问题自主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然后指导他们把自主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写作的材料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先向同学们讲了牛顿、瓦特等科学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搞发明创造的故事,再鼓励学生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研究。学生经过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提出:路边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有的询问:自然界中黑色的花为什么少见?还有的说:母鸡再冬天为什么下蛋少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作正面回答,而是带领大家讨论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经讨论,归纳出了几种方法:一是看书,二是做实验,三是向别人请教。然后,我就布置大家就自己最想弄懂的某个问题自己去找寻答案。过了一段时间,我再组织大家交流自己探索的经过和结果,大家谈得很多,气氛热烈。我就趁热打铁,让大家把探索的情况记录下来。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写出的文章也较有质量。其中有一同学写的是《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从文中知道,他是采用实验法解决问题的。首先,他用硬纸板分别做了圆形、方形的盖子和罐子,做完后再盖盖看,发觉方盖必须对准了角才能盖上,而圆盖随便怎样盖都能盖上,由此得出,盖子做成圆的是为了盖起来方便。后来,他又从玩具汽车轮子得到启示,知道了盖子做成圆的还有是为了施工时运输方便,因为圆的可以滚动。文章内容充实,条理清楚,很有新意。

2           实践中激发学生灵感。

班级中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一举两得。如新年晚会自助餐活动的规则是:(1)五人小组自愿结合,每人至少做一道菜。(2)每做一道菜得五分,如果配上一个适合的成语加五分,如能配一句古诗加十分。最有创新精神,每道菜都能配上古诗的同学评为诗厨,加起来分数最高的评为智多星小组。这个方案给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活动规则一宣布,班内就掀起了一个学习成语古诗的热潮。同学们有的找来各册语文书,有的买来《成语词典》、《唐诗三百首》、《小朋友读唐诗》等。一有空,大家就秘密地讨论,设计着做什么菜,配什么诗词。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想象的王国驰骋,兴趣极为浓厚。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兴趣盎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张罗,一道道佳肴终于诞生了。同学们把番茄炒鸡蛋称作锦上添花;在汤中放几只鹌鹑蛋称作水中捞月;在炒韭菜上放两只熟蛋黄,叫做两个黄鹂鸣翠柳。真是妙趣横生,令师生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