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练就一双慧眼
——观察日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2、培养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进自己的文章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调动所有感官进行观察,把文章写具体。
2.运用细节观察法,把文章写生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观察意义
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写道:“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由此导入,让学生明白要想有事可写,并且写得具体,必须养成观察的习惯。观察生活,特别是读书生活,不会仅限于用眼看,还会用耳听、用手摸,更要用脑想,全身心体验,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自由畅谈,选定观察对象
(一)问题预设:写一篇观察日记,以你今天参与的这次活动为内容。要求:1.有顺序。2.描写具体、生动。3.有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黑板上列出的哪些想法与本次作文教学活动有较密切的关系?哪些关系不大?
老师:今天参与的这次活动,我们已经上了一堂作文课,不过这堂作文课与平时不同,都有什么不同?大家看老师的提示,写今天的这次活动,可以写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的。
学生:地点不同——大厅里上、有观众、
学生:老师不同——是男是女、嗓音、性格、表情、穿着、外貌、动作
学生:心情不同——好奇心、新鲜感、期待、
学生:天气不同——阴天比较冷但上课时注意力都在全在教室课堂上了;天气向自己的心情一样晴好温暖
学生:设备不同——有摄像、我的表现可能会有好多地方的老师看到,以后家长和亲戚朋友也可能看到、说不定长大后还有机会看到我们写就要写很有感受,印象深刻的内容。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6人小组交流我们各自会写什么?
把要写的内容结合老师的提示写出来,先根据自己的心情或感受写出题目,在写出印象深刻的地方来。
经过大家讨论,将有较大关联的内容留下,关系不大的擦去。
(二)学生任选一个方面尝试写作。
三、评议修改,学习观察表达
(一)评议所写片段。(随即找一至两位同学的习作片段,师生共同评议。)
(二)学会观察与表达。
1.观察要全面,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写具体。
针对习作中可能出现的“写不具体”的问题,教师引导:观察时,我们首先要会从多个个方面来观察。
看:眼睛看到什么﹖听:耳朵听到什么﹖
想:大脑里想到什么﹖感:心里感到什么?做:你有没有动作?
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片段,引导如何从多个角度和侧面描写,使内容丰富具体。
欣赏:这里可以例举冯骥才的《珍珠鸟》。
2.观察要细致,化整为零,步步分解,写生动。
在写具体基础上,继续结合学生的习作片段,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学会化整为零、步步分解,抓住事物特征进行形象描绘的方法。
大致步骤:先对描写对象进行分解——写清楚各个部分是怎样的——运用想象或修辞使之生动
(三)学生用上述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段,修改后展示修改稿。
(四)小结:会把重点写具体写生动后,我们将点和面组合,就可以形成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了。
四、布置作业,完成观察日记
作业:同学们课后,可以将自己的片段继续修改完善,最好能点面结合,完成这篇观察日记,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提醒大家要注意日记的格式:正文的第一行写上时间和天气情况,第二行起按作文的格式写日记内容。
结束语:有人说过:生活,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理性思考,从而获取鲜活而丰富的写作素材。还有人说过: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生活。爱默生更说过: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愿大家多观察,爱聆听,善思考,勤描写,做个有心人。
附学生习作:
观察日记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今晨,踏着阳光与和风,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回到学校。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我便发现校园发生了一些变化。校门两旁整齐地摆放了“校园分布图”“各班级课程表”,在张贴栏旁还有摆着签到桌,校园各处都设置了带箭头的指路牌,它们像是重大节日里迎宾的使者,憨态可掬地欢迎每一个人的到来。走进校园的每一个学生都衣着整齐,绿白相间的校服更体现出了省实学子的特有的精气神儿。老师们都统一地穿上了只有在周会上才穿着的西装,男老师们系好领带,擦亮皮鞋,英姿飒爽,女老师们理齐头发,画上淡妆,温文淡雅。每层楼的楼道间还多了几个彬彬有礼的礼仪天使……这一切都使今天的圣实校园最特别、最亮丽的风景线。今天究竟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呢?我嗅着这空气的味道也有些不寻常,隐约感觉到空气中一股热烈而浓重的气流从远方渐渐袭来。
今天,是我们学校,也就是广东实验中学两年一度的全省开放日。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金色阳光洒满校园。红棉如火,白兰飘香,绿茵环影书声琅……”我轻轻哼唱起来。在早读的琅琅书声中,我们开始了这特别的一天。
上午第二节是语文课,还没打上课铃,丁老师就走进了课室。他今天少有的穿上了笔挺的西装,领带系得十分端正,雪白的衣领与深色西装搭配完美。这似乎也在告诉我们,这节课,这一天有多么重要。这节课的听课老师并不多,但丁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语言生动。丁老师笑的时候,两排眉毛微微向下弯,形成两道坡度不大的拱桥,眼睛眯成一条线,成了拱桥下泛起的一层涟漪,而那嘴角,则是划过涟漪的一只头尾翘起的小船。我们期待着每天都能见到这样的微笑。在我们描写片断期间,丁老师不停地在课室里来回走动,眼睛时不时扫视一下我们写在纸上的文字。丁老师从学生的写作困惑入题,用生动的语言及动作阐释了重要的写作技巧,把我们平时最讨厌的作文课变得趣味横生。
下课铃准时地响起。
往后的几节课中,都有老师来听课,我们特地留出的小走道上坐满了人,他们带着好奇而来,满意离去。
为了今天的开放日,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做了不少工作。卫生大整顿、仪容仪表检查、老师积极备课,同学们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投入学习。两年一度的开放日是我们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学校,形成优良校风校纪的机会,对于我们的学校有着重要意义。
“爱国团结,求实创新,我们有远大的理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哼着校歌,回味着这对我来说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开放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