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写出事件的波澜
一、 比较学习:
1、 请同学们先看两篇高考作文,找找它们共同的特点: 爱在家中传(2007年广东卷) 我有一个幸福的小家,爸爸妈妈很爱我,我也爱他们。至于他们两个之间的爱,直到那一次,我才幸福地发现,原来爱在我家中默默地传递着。 到了高三,爸爸妈妈对我更是宠爱,无论多贵,只要对我有好处,买!我开始喜欢上吃一种苹果,只有在大超市才买得到,且价格不菲,但苹果好啊,所以爸爸还是有空就买给我。爸爸爱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爸爸每次买苹果回来总会被妈妈骂,原因是十个里面总有四五个是碰坏了的,这么贵的东西还不买好一点儿的,妈妈当然生气。好的由我吃坏的我妈吃,每次都这样,因为妈妈爱我。 慢慢地我开始疑惑,爸爸又不笨,为什么每一次都买几个不好的苹果回来呢?那一次一个不小心,被我知道了,那一天我先是发现原来爸爸真的聪明了,每一个苹果都很好,肯定不会被妈妈骂,但当妈妈回家后还是又骂了爸爸,我才看到原本妈妈的苹果又有几个碰坏了。当爸爸正在“碰坏”另一个苹果时,我才知道原来是他故意的,偷偷站在门外的我看到了爸爸脸上甜蜜的笑容。这了一会儿,妈妈来拿“坏苹果”吃。 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我有些不知所措,心里又酸又甜,原来爸爸是这样爱妈妈,我是这样被爱的。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贵苹果当然好吃,如果都是好的,全都由我吃,坏的苹果出现了,妈妈就会吃。原来这才是爸爸的真正用意,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我看到了。 有些感动,又有些自责,于是决定以后有好东西,一家人一起分享,苹果一分为二,我不能永远被爱,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我也要学会去爱,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所有爱我的人。
家 教(2007年全国卷I)
“砰——”“咣当——”“吱——”小宝人还没进院子,球已经飞了进来,紧接着小宝推门进了屋。 饭菜快凉了,爸爸在边喝着啤酒,妈妈在另一边打着毛衣。看见小宝进了屋,妈妈起身把他拉到一旁: “你干什么去了,成绩单呢?” “踢足球……”小宝怯怯地说了三个字,并递上一张纸。 语文:46,数学:51,外语:42,常识:53……只有体育才及格。妈妈火了,转身操起一把掸子照着小宝的屁股就打。小宝“哇——”一声哭开了。 “唉,打就皮上过,骂就风吹过,男子汉大丈夫,有泪不轻弹。”爸爸一边说一边撕下一块油腻腻的鸡腿往嘴里塞。 “哎,哎……你看看你还有点当家长的样子吗?上辈不尊,教坏儿孙,你还想让小宝跟你一样瞎混啊?”妈妈用筷子敲了敲桌边。 “别理你妈,她也是女流之辈,说话不算数,等你将来娶了媳妇,还是你说了算。读书有什么好,你看看我,当年十年内乱耽误了读书,一节正经课没上,现在不也是每个月拿个千八百块的吗?”说话功夫又打开了一瓶啤酒,酒沫喷了一脸。小宝“吭哧”一声破涕为笑。 “去去去,死酒鬼,整天就知道喝酒,也不怕喝死,你要是拿喝酒功夫的一半来教育孩子,咱儿子就比你强。你看咱隔院那小琳她爸,家教管得多严……”妈妈训斥了爸爸一通,又转头对小宝柔声地说: “乖,儿子,你要努力学习,要在班里跟别人比学习,看谁是第一,将来考上大学才能有出息……”一面说一面将一只鸡腿放在小宝碗里。 “嗯。”小宝一边扒饭一边答应,脸上还挂着没擦干净的泪痕。 吃完饭,小宝抱起足球就跑,“砰——”往地上一摔,“咚——”又在天花板上弹了回来,“咣——”不偏不倚,正好砸在茶几上爸爸心爱的小茶壶上,茶壶应声而碎,顿时屋里弥漫着碧螺春的茶香。 在沙发上剔牙的爸爸看到此景,甩手就给了小宝一耳光:“小不死的!” 在厨房刷碗的妈妈应声跑过来,看见儿子脸上已留下五个红红的手印。 “你……你好狠心啊!没事吧,乖儿子?”妈妈说。 “真他妈的少家教,都是你惯的!” 小宝捂着脸,望着爸爸,又瞧瞧妈妈,不知道“家教”是什么玩意儿! 2、说说事件之波澜。 大家熟知的《麦琪的礼物》,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礼物拿出来却没用: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又如澳大利亚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二、写出波澜要注意以下几点 ? 曲折生致 ①单线曲折,一波三折。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写一农民在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中,因穷困而自杀的过程:弄回毒鱼,却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怕见惨象而出外,回来后却见妻儿欢笑等待;吃后等死,却因鱼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 ②双线交叉,内在联系。一人两事,或两人一事;可以是两条明线,也可一明一暗,互为陪衬。如《小星的暑假日记》,父亲编造假材料,儿子编写假日记。父亲打骂儿子后,再要写材料时只好苦笑。 ③ 反复回环,同中见异。如《奇妙的循不等式》,车上只有一个空位,售票员不让老太太坐,却让"首长"坐。司机上车后赶开"首长"请经理坐,经理的丈母娘正是老太太。 ④前后对比,双峰对峙。 如《变化》写一个业余作者先后发表两篇稿件后,单位领导不同的态度。 ⑤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前者,"扬"是主体,却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后者相反。这样,产生了情节发展的意外性,加强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三、常见三种技法: 1.巧合法:通过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种巧合,构成曲折的故事来表现主题.如<<寒冬里>> 寒风凛冽. 一个秃头的老乞丐在街头乞讨. 人们行色匆匆,老乞丐一个子儿也没有讨到. 饥寒交迫中,他发现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朝这边走来.乞丐忙迎上前去,伸出脏兮兮的手,颤巍巍地说:“上帝保佑您,尊敬的先生,行行好,赏几个钱吧.” 绅士看了看老乞丐,便开始摸自己的衣袋,但一个钱也没找到--他身上没带钱. 可怜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 绅士踌躇了一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乞丐摊开的手上. 老乞丐捧着温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绅士在寒风中渐渐远去--因为他发现,绅士也是个秃头 2.误会法:(1)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造成悲剧或喜剧性的冲突.(2)可以是一方误会另一方,也可以是双方互相误会;可以是一个误会,也可以是多个误会;可以是悲剧性的误会,也可以是戏剧性的误会.如<<枪>> 车子越往前走,我越觉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从后镜瞅着我.(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作案,为什么我还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开不久,我就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窗外是一片漆黑,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了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没发生.但我看到,他又从后镜飞快看我一眼,这一眼非常狠毒,这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 我要去的地方终于到了.车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口气,才想到没付钱,便走到司机窗下,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消失在黑暗里.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惶的神色. 莫名其妙把车钱再度放入旅行袋,我才看见旅行袋开口突出一节枪管.那时我买给儿子的玩具枪,枪管太长,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3.峭收法:在情节结尾处异峰突起,出人意料.使情节顿生波澜,令读者回味无穷.如<<好朋友>> 约翰在街上碰到他的好朋友麦克,对他说:“我遇到一件很麻烦的事,真不知该怎么办?” “什么事?我们是好朋友,你有什么麻烦事就该对我说,也许我能帮你.” “我正在热恋中.” “这是好事,你怎么会觉得麻烦呢?”麦克不解地问. “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她们一个长得漂亮,但没钱;另一个长得不漂亮,但很有钱.你看我应该选择谁?” “当然是长得漂亮的那个.这年头,钱算得了什么?”麦克坚决地回答. “对!”约翰说,“谢谢你的好主意,再见.”说完转身就走. “等一下,约翰.”麦克叫住他,“你能不能把那位有钱的姑娘的住址告诉我?
四、写作训练: 一、作文片段:根据提供的内容续写 1、学校花园里的玫瑰开了,全校师生都很高兴。这天傍晚,李校长在花园边散步,忽然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刘莹莹悄悄溜进花园,摘下那朵玫瑰…… 2、小明放学回家,家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洗衣盆里放着一只没刷的白球鞋…… 3、快放假了,班里乱糟糟的。那天刘宏早早来到教室,忽然,她从门缝里看见同学张振华从一个抽屉里拿了一本书塞进一个书包里…… 二、整篇作文 : 1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2流泪的生日 3恨心的妈妈/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