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
“写景”——无论自然之景还是人文景——是写景散文的本质特征,
“描写”——无论是浓墨重彩还是简笔勾勒 ——是写景散文的主要写作技法。
“抒情”——写景不能写“死景”,要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现自己的思考,是写景散文的根本。
(二) 学习目标
1学习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法
2训练写规范散文的意识。讲究谋篇布局,写出清晰、紧凑的结构
(三)片段分析
阅读下面几个片段,分别分析各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方法?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3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学生讨论后明确
(四)总结写景状物地方法:“四多”
1写出景物的多方面:形状 色彩 声音 气味 具有立体感
2调动多感官来写景: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 突出可感性
3变换多角度来写景:远近 高低 动静 虚实 衬托 突出全景性
4运用多修辞来写景: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突出景物特点
(五)情景交融
写景只是一个手段,根本目的是为了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要写好风景,首先要立足“情感”。作家丁玲说“散文可以偏重于写景,但必须有思想。也就是说写景的文字分量应该比较重,但不能仅为写景而写景,而应在写景中抒发个人情感,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把感情倾注于所写的景物之中,才使所写景物做到情景交融,才能更好的感染读者。怎样做到情景交融呢?学生回忆所学课文讨论后明确:
以景衬情:乐(哀)景衬乐(哀)情 反衬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以景显情 《我的空中楼阁》
(六)抒发真情
古人云:“最感人心者,莫过于真情。”在写作中唯有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
四 片段练习
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按下列不同要求扩写为一段情景交融文字。(每段不少于60字)
1.表现“喜悦”心情。
2.表现“忧愁”心情。
五 布置作业:整文训练
写一篇作文,描摩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一种景致,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题目自拟。
参考题目:风景这边独好 听雨 天籁 秋叶飘飘 月光下的遐想 月上柳梢头
海之魂 古道•西风•瘦马
【例文引路】
感受自然
自然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幅秀美绝伦的巨幅长卷,牵扯着我青春的灵魂,去感悟那驿动的美丽和飞扬的灵韵。
伴着袅袅的轻烟,我走进春的梦幻,朝霞羞赧的张开了脸,静静的等待着太阳探出头来,杨树从沉睡中醒来,摆动着窈窕的身躯,摇落了一身的疲倦和疏懒,尽情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阳光照耀下,一片片叶子闪亮闪亮,泛着金光,像一个待嫁的少女在展示自己的风采,所有一切都醉了,唯独我醒其间,描下了这片清辉。-
踏着丝丝的细雨,我独自漫步在夏日多情的眼眸里,垂柳温柔的编织着飘逸的长辫子,不知哪个顽皮的孩子还在上面垂下一朵小花,于是浓浓的情趣便溢了出来,缓缓的流淌着,奏出了缠绵的小曲,晶莹的水珠泻在翡翠似的叶子上,滚来滚去,风儿拂过,枝摇叶摆,活脱一幅传神的水墨画,好一个怡人的盛夏。
告别夏的最后一缕热情,我也随之步入了秋的纯静,蓦然,我看到了悠悠落下的秋叶那份静美之后,又恍然大悟,夕阳,落下了明天还会升起;鲜花,凋零了还会怒放。美,也是一样,她永远不会消失,即使在一个地方失去了,在另一个地方又会找到。
走出秋的沉吟,我惊诧冰川女皇把冬已不知不觉地带到了人间,连声招呼都不打,你千万不要以为北风咆哮,怒号,严冬的叱咤、肆虐那才是冬,其实他不缺少柔情,每当雪花飘飘的时候,一朵朵,一片片,像翩然起舞的蝴蝶,似漫天翻舞的柳絮,他们追逐着,雀跃着,我似乎听到了欢声笑语,也跟着一同兴奋起来,其实,冬也是火辣辣的。
哦,这就是自然,自然是一首小诗,充满韵律,充满内涵,我翻阅他,爱不释手,我感受它,万化冥合。自然是部旷世之著,我感受自然,永不疲倦。
【点评】自然是一曲清纯的歌,四季是一首动人的诗。感悟自然,就是唱起自己心灵的歌吟。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的灵韵,夏的多情,秋的静谧,冬的纯美。生动的语言,深刻的感悟成就了文章的多姿多彩,摇曳动人。
【素材库】
古诗中的友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古诗中的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古诗中的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伶仃洋》)
古诗中的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古诗中的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