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魔幻作文网 >> 作文教案 >> 初中作文教案 >> 正文
 
 

第16课:“细节”一小步,提升作文一大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1078    更新时间:2010/5/21

16课:细节一小步,提升作文一大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母亲等候晚归的儿子终于,儿子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渐渐近了,那白T恤上的污渍也洇(yīn)到她的眼中,加上儿子的一脸颓废,不由得使她眉头皱了一下,心咚咚地跳个不停,被汗水浸透的衬衫也随着心脏的波动而颤动着 怎么回事?
   
请大家齐读后作一下评价,哪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细节描写就是作文中的亮点,有了它,往往能提升作文档次。那么如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营造亮点呢?练习好描写,巧写细节,这就是我们的这堂课——细节一小步,提升作文一大步》。
   
二、明确定义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回顾我们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1
、《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
我们来写,会写父亲蹒跚地走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为我买一堆橘子。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动得哭了
   
朱自清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学生浅谈感受:由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所以读者的泪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来。作者把心细如发,爱子如母的父亲写得可亲可感,打动人心。
    2
、《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光下的荷塘一段
   
我们来写,会写月光下有一片荷塘,荷塘上有荷叶、荷花,还能闻到荷香
   
朱自清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首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学生浅谈感受:这段描写,细致而生动,荷塘的景致,如在眼前。但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写成那样的话就失去了所有的韵味了。
    3
、鲁达三拳各尽其妙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的一个精彩片断,它究竟以什么艺术魅力来抓住人心的?看来奥妙就在书中描写鲁达三拳的119个字上。
让我们写: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施耐庵是这样写的:
   
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拨儿、饶儿一齐响。
   
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这三段文字大加赞赏:真正奇文三段,一段奇似一段
   
一奇在曲尽三拳之妙。拳打镇关西不是劈头盖脑乱打,而是有选择、有步骤地一拳打一个部位,很有节奏感。三拳的效果,全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写去:打鼻子,从嗅觉写,咸酸辣,不是滋味;打眼睛,从视觉写,红黑紫,头晕目眩;打太阳穴(近耳根),从听觉写,乱嗡嗡昏厥过去。就这样通过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鲁达三拳,各尽其妙,绝不雷同。二奇在点染出鲁达的英雄性格。三拳不打在一处,显示出他粗中有细,三拳就结果了郑屠的狗命,足见他嫉恶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这三拳,结束了他的提辖生涯,从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终上了梁山。三奇在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文中以调侃口吻畅写三拳之下,开肉铺的郑屠,又开了油酱铺、彩帛铺,最终还做水陆道场超生自己。读罢之后,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为作者为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强烈爱憎所感染。
   
四、体验 感受 表达
   
下面这些经历和体验,大家都曾有过,但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是个人独特的体验,把当时的这种感觉具体描绘出来,那也将是非常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而且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组
    A
他生气了
    B
他一言不发,转身就走。噔,噔,噔,噔,他的脚板擦过的每一寸地板都在哧哧地冒着烟。
   
第二组
   A
爸爸看见我卷子上的100分,他高兴极了。
   B
记得那天,卷子上的100分映得爸爸的脸都红了,他乐得不知说什么好,嘴里衔着一根没有点着的香烟,轻轻地哼着小调。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拍拍我的肩,眼睛、眉毛乱动,得意得像是在他脸上跳舞。
   
第三组
    A
西瓜真好吃啊!
    B
那西瓜好像不是在嘴里,而是同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亲密接触。那清凉的感觉神秘地游走,抵达指尖、足尖,喊醒每一个细胞。

第四、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评语: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
   
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
   
大家的作文中经常使用诸如高兴”“讨厌”“很棒一类含混的词语,这些词语虽然也有一定的情感倾向,但不具体,没有独特性。大自然和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在平时就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作文品质,即在自己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的时候,要逼迫自己把这种感觉准确具体地表达出来,这时,写作技巧必不可少。
   
五、总结细节描写写作规律
   
巧用修饰词
   
妙用修辞
   
精用动词
   
六、阅读节选文章《爱如茉莉》,快速找出文中典型的细节描写。
   
找细节,谈细节,强调方法技巧。
   
七、练一练——牛刀小试,品位成功
    1
、口头作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描述班中某位同学,其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最后让同学猜猜描述的是谁。
    2
、书面描写
   
1)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个动作(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下面同学来进行描写。读两个同学的片段,同学点评。
   
2)请针对以下五句话进行描写:
   
游泳池的水很清。
   
我和爸爸一起进入游泳池。
   
开始的时候,我不会游泳。
    
爸爸就教我。
   
我终于会游泳了。
   
范例:
   
游泳池里的水很清。那水犹如清清的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当阳光从窗户射进,然后倾泻在水中,犹如散落的珍珠,真耀眼啊!慢慢地靠进游泳池,往里看,水像一面镜子,将我的影子清晰的印在了上面。我和爸爸小心翼翼地下到水里去。在水中有中飘浮的感觉,仿佛身体轻了许多,像那展翅欲飞的小鸟。这种感觉可真是奇妙啊!爸爸不断地指导我。先开始他扶着我,在一边极小心的看护着,就像熊爸爸小心翼翼照顾小熊似的,生怕出点什么差错。当我失去信心时,父亲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我从那眼神里感觉到的是一种期望,一种鼓励。尽管父亲无语,但我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向他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又开始了一次练习。
   
八、总结归纳:

1)要使得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写好细节的技巧:
   
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
   
准确用词,串联情境细节
   
运用修辞,特写传神细节
   
想像联想,生成魅力细节
   
2作文中经常需要有这样的描写:
一个眼神
赞许、讽刺、冰冷、无奈、
呆滞、惶恐、惊讶、征求、
乞求、渴望、焦虑、难过、
鼓舞、失望、绝望、希冀……
一句话语
讽刺、鼓励、振奋人心、痛心、热情、悔恨、伤透人心……
一个动作
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
一处景物:
春夏秋冬、雾雨雷电、风霜雨雪、河流水滩、 花鸟鱼虫、奇石怪木、森林洞穴、车来人往、高楼大厦、亭台轩榭……
一番感受
希冀、沮丧、颓唐、惆怅、孤独、恼怒、嫉妒、痛苦、快乐、惭愧、慌乱、无助、感激、绝望、无奈……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受,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所以,我们要把细节写细。让画面具体可感知使之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九、布置作业
    1
是谁的一声叮咛让你深受感动,是谁的一声叮咛让你倍受鼓舞,是谁的一声叮咛让你陷入沉思,是谁的一声叮咛让你泪落如雨。
   
请以轻轻的一声叮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用细节描写照亮你的文章。

2、观察父母的某一个表现的片段,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对其进行细化。

以上两题任选一题习作。

 

 


文章录入:顾团    责任编辑:顾团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 2010 www.teacher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魔幻作文网